首页 > 智库 > 绿色
分享到
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观察报告(2022-2023)
友绿• 04月01日   来源:南方周末   123
碳中和
报告简介
|
阅读报告

2023年12月7日,由南方周末发起的首届双碳行动者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现场,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观察报告(2022-2023)》及《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榜单2023》。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双碳行动在经过两年的意识提升、共识建设之后,逐步走向了“动真碰硬”的低碳转型阶段,这将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报告进一步总结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的现状和特征,得出中国企业双碳行动的“七大观察”。

观察一:碳指数,比上年略有“回调”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迟缓,中国双碳行动走向纵深,企业践行行动进入实质性阶段。同时,课题组对本年度双碳行动力调研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更加关注企业的减排力表现。年度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指数略比上年略有“回调”。
2023年,上榜企业双碳行动力平均得分为50.9分(百分制),略低于上年的53.9分。其中,双碳领导力表现最好,平均得分为61.4分,减排力表现较差,平均得分为46.7分。说明调研企业较为重视双碳顶层设计,但在运营减碳、低碳转型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企业虽然意识到双碳议题的重要性,但绿色低碳转型刚刚起步。

从企业类型看,生产制造型企业双碳行动力表现较好,上榜企业数量和平均得分均优于服务型企业。100强中,生产制造型企业占63家,平均得分为52.9分;服务型企业占37家,平均得分为47.4分。其中,榜单前10名中,只有阿里巴巴一家服务型企业。

观察二:碳治理,权责更清晰
2023年6月,《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正式发布,得到了国际证监会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该标准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相兼容,强调企业应围绕双碳议题加强董事会治理、风险管理等工作。
调研发现,双碳议题在企业管理中的位阶进一步提升,纳入董事会治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开展双碳管理的重要途径。调研显示,有97家企业的董事会对气候或环境议题、目标、规划进行监督,较上年(66家)大幅提升;有81家企业参考了TCFD建议等指南开展了气候相关风险机遇分析;有60家建立可持续发展/ESG/双碳或相关委员会,管理双碳相关工作;有42家将减碳/节能绩效与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挂钩,较上年(29家)有所提升。

观察三:碳目标,落实需细化
设定减碳目标已成为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共同诉求。随着我国双碳“1+N”政策体系的基本建立,各行业积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助推企业碳目标设定。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气候相关风险敞口与应对表现也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调研企业正在积极将外部期待转化为实践,但企业碳目标的雄心仍然不足。百强企业中,虽有87家公布了减排目标,但公布全价值链碳中和目标的仅有25家,公布减碳强度目标的有13家,公布减碳比较目标的有10家,公布运营层面碳中和目标的有39家。
同时,从目标设定到具体落实减排,其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只有48家企业制定了实现碳目标的详细路径。部分企业只开展了短期的减排规划,对长期如何实现达峰与中和方向不明;部分企业只提及具体减碳措施,但未提出可衡量的阶段性量化目标与预期成果。

观察四:碳绩效,部分企业有所退步
企业的减碳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依赖于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低碳转型作为大前提,也需要企业充分发挥能动性,从节能减排、能效提升、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发力。从宏观看,2022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36.2%,但仍有六成以上为化石能源发电,电网的平均碳排放量较高。从微观看,企业的低碳转型在前期需要进行经营方向的重大调整与大量的资金投入,并非能够“一蹴而就”。
在92家公布碳排放数据的企业中,年度碳排放总量同比上升的有49家,下降的有43家。从排放强度来看,上榜企业中有1/3的企业碳排放强度上升,40.5%的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上升,这一比例相较2022年有所上升,说明上榜企业的减碳绩效实际有所退步。

观察五:碳试点,成为转型切入点
自2017年开始,工信部每年遴选绿色制造名单。截至2023年3月,已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我国已经基本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已成为企业开展低碳生产的有力切入点。
调研发现,62家制造业上榜企业中,有50家获得了不同层级的“绿色工厂”称号;在38家服务业上榜企业中,在中国境内有零碳/近零碳运营场所的已经达到16家。

观察六:碳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并重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6-2022年,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国家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呈现负增长。而中国2022年绿色低碳有效专利达21.8万件,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虽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在储能、氢能、碳捕获和封存等领域,技术商业化和规模化仍需要长期的投资。
调研发现,有80家上榜企业开展了产品绿色设计、循环利用、包材减量等实践;76家企业投资、支持了碳中和相关产品/项目/技术,56家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课题研究,还有27家企业已推出了碳中和认证产品或项目。

观察七:碳共识,贯穿价值链上下游
在供给侧,自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工作不断加速,天津、上海、东莞、深圳等城市率先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和试点工作。在需求侧,欧盟、英国等市场对高碳排产品设置贸易规则,倒逼国内生产制造的低碳转型。个人消费市场上,2022年《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升了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关注。贯穿价值链上下游的低碳共识逐渐形成。
调研发现,上榜企业面向供应商、同行、客户、消费者等不同相关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低碳行动,低碳共识逐渐形成。92家上榜企业建立了绿色采购相关制度,64家企业发起或支持了气候变化相关公益项目,56家企业参与/支持双碳标准制定,56家企业加入国内/国际的双碳行动网络/倡议,53家企业协助客户或合作伙伴降碳,46家企业开展了引导绿色消费的活动。

“碳”路未来,行则将至
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元首发布“中美阳光之乡声明”,强调中美双方重申致力于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位列九项工作部署之一。
中国企业在双碳之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然而,前路迢迢,时不我待。基于对企业双碳行动的长期观察,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认为,企业作为减碳行动的重要主体,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设立更具雄心的目标,并在速度和力度上进行提升,以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全球温控目标的达成。
双碳“施工图”需细化。双碳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面向2060年的长期性工程,双碳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既要制定有雄心的减排目标,明确双碳工作蓝图,也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切合实际的“施工图”。企业应将“蓝图”变成更为具体的“施工图”,保障双碳目标真正落地。
科技赋能应注重成果转化。企业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能效提升、低碳材料、低碳能源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同时,企业也要关注绿色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社会协同汇聚绿色发展合力。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和衔接,才能激发更大的绿色转型创新活力。企业应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网络,将低碳理念、优秀实践与管理方法延伸至供应链各环节,联合上下游伙伴打通环节壁垒,提升效率。面向终端消费者,企业应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促进全社会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开放合作参与全球净零排放进程。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零碳倡议,对标全球最高减碳标准,与商业伙伴相互学习,分享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全球市场中双碳相关的法律法规、贸易规则,注意气候合规与风险规避。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相关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