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该报告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全面分析了2022年中国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在气候与能源方面,《公报》对冬季北方采暖耗能和夏季降温耗能做出评估。
《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62摄氏度,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北方15省(区、市)除甘肃、吉林、黑龙江、青海外,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冬季采暖耗能较常年同期下降。2022年夏季,降温耗能相应较常年同期增加。据统计,2022年夏季全国用电量为24295亿千瓦时,其中6月、7月、8月用电量分别为7451亿千瓦时、8324亿千瓦时和8520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4.7%、6.3%和10.7%。
针对今年气候趋势以及未来的气候变化等问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仍然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研判认为,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呈现多发强发态势。针对今年气候形势,国家气候中心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64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促进零能耗和零碳新住宅和建筑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