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与全球光储智慧能源领军企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供应链协同降碳服务协议》。此次合作首创了以“碳金融+供应链”深度融合为核心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全链条的绿色金融业务模式。随着协议落地,天合光能上游供应链多家企业率先获得绿色融资支持,标志着双方在推动产业链低碳转型、践行“双碳”目标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该业务模式也为长三角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实践样本。

2025-10-15

该平台实现三大核心突破:构建“可量化、可测量、可核证、可签发、可交易、可中和”的碳资产闭环体系;建立“碳减排量+碳积分”双账户动态模型,覆盖20余类低碳场景;首创组织减碳系统模块,打通个人与组织碳账户,推动减排量转化为可收益资产,形成“减排—消纳—再激励”良性循环。

2025-10-11

近日,中建三局成功发行华泰-中建三局大兴之星绿色碳中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金额23.24亿元,是中建系统首单碳中和绿色类REITs,也是中建系统最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类REITs,在助力集团推动“双碳”工作的同时进一步盘活持有型商业物业资产。

2025-10-09

9月24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办的“绿色低碳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展上,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与四川大嘴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首笔废旧塑料再生碳汇交易协议,标志着废旧塑料资源化治理正式实现碳汇市场化突破,为白色污染治理探索出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根据《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项目方法学(第四批)》开发的该项目,此次交易的碳汇量共计1000吨,其特点在于将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全流程中二氧化碳减排量科学核算并纳入碳普惠体系,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交易平台完成市场化交易。这一做法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5-09-29

9月23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南京市碳普惠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碳普惠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统一碳普惠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 到2027年,持续完善碳普惠管理体系,探索区域碳普惠自愿减排量核证和交易机制,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南京碳普惠生态圈。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