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制氢装备,储能系统产品及装备等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支持企业提供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根据企业基础能力建设和系统集成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对得分80分及以上的企业,给予4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且80分以下(不含80分)的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2025-01-09

在厦门市发改委的指导下,新年伊始,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承建的厦门市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是福建省首个碳足迹数字化认证平台,该平台最核心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产业化+绿色化+数字化”三合一的碳足迹认证体系。

2025-01-08

12月2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通知》主要内容是,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和数据质量计量支撑试点,探索开展碳足迹场景应用、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和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等工作。

2024-12-30

12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快建造方式转型。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引导使用节能型设备和产品,推广节能施工技术工艺。推广实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参与投资的其他公共建筑应优先使用绿色建材。健全多部门协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库、产业链企业库和人才库,积极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并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因地制宜推广采用钢结构,2025年底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积极推动智能建造,依托广州、深圳、佛山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探索施工能耗监测及碳排放统计制度。推进“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建设,到2025年底,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设岭南特色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300万平方米以上。

2024-12-24

12月12日,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该企业已正式通过英国标准协会(BSI)碳核查,拿到了国内首个含绿电国际认证的碳核查证书,有了企业勇闯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在此后的国际贸易中,可有效抵消32万吨碳排放,减免碳关税近千万元。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