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深入践行“双碳”理念,推动城乡建设全面“向绿而行”。2022年,南通市新增绿色建筑1576.07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71.52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583.2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光热564.85万平方米,浅层地能18.35万平方米,建筑节能量15.09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39.90万吨。

2023-09-20

10月20日,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黑龙江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底,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能效水平进一步提升。2030年前,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全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基本实现。

2022-10-21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计划》提出,2024年起,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75%节能标准,其他市2025年起执行。

2022-10-08

9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0%,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19.73万吨、0.98万吨、7.38万吨和4.99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有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全面推进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绿色社区创建等工作,推动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太阳能光热系统在中低层住宅、酒店、宿舍、公寓建筑中应用。完善公共供水管网设施,提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岭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2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面积26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1000兆瓦。

2022-09-19

近日,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我省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2022年,全省新开工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176万平方米,累计达到7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到2025年底,全省累计建设面积达到1350万平方米,在全国保持首位。 我省将建立健全建筑领域碳交易机制,依据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办公建筑降碳产品计算规则,尽快完成首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碳交易。加快制定我省居住建筑碳减排计算方法,研究建立居住建筑碳减排量打捆交易模式和权益分配机制。重点培育3-5家住建领域碳排放核查机构。 

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