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围绕衣、食、住、行、用等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费领域,初步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碳普惠制度体系,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已有超过630万居民参与碳减排,累计减碳量达19.7万吨。

2025-01-10

近日,海宁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交控集团”)和嘉兴银行双方代表签订协议,落地全省首笔“交通领域”碳普惠减排量质押贷款。嘉兴碳普惠市场建立后,海宁交控集团成功开发公共自行车和城市绿地乔木碳汇两个碳普惠方法学并完成相关减排项目的备案登记,通过自愿捐赠的方式抵消了2024年全国减污降碳培训班产生的碳排放,并将碳普惠交易所得的33200元定向捐赠用于四川省黑水县芦花镇泥石流的灾后治理。

2025-01-09

丰台区“碳减排 爱循环绿色校园碳普惠项目”启动会日前召开。该项目旨在通过校园回收和绿色减碳模式,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项目首批覆盖丰台区8所学校,预计未来将扩展至该区110余所中小学校,惠及近10万名中小学生。该项目将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植树造林等环保行动,推动学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

2025-01-02

12月24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8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强空调负荷调控、统筹促进电力安全保供和节约用电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居民空调节能减排碳普惠机制。探索通过虚拟电厂方式增加居民空调负荷调节规模,同时通过碳普惠机制引导更大范围居民空调节能减排。在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市电力公司牵头推动《上海市碳普惠减排场景方法学 居民低碳用电》在市级碳普惠平台上线运行并持续进行修订完善,在碳普惠平台、网上国网等业务平台做好相关功能的开发、运营等工作,并通过提供优惠券、兑换券等方式做好个人碳积分兑换工作,在消纳减排量的同时激发消费活力。

2024-12-25

10月15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福建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7年,逐步建立碳普惠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形成全省统一的碳普惠平台,推动地方先行开展碳普惠试点建设,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和多层次的碳普惠应用场景。 到2030年,全省碳普惠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地方试点基础上,碳普惠减排场景和项目开发类型更加丰富,基本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碳普惠生态圈。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