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地产
分享到
张在东:耐住寂寞的绿色先锋
友绿• 11月09日   来源:新商务周刊   1061
当十年前北京锋尚发出“告别空调暖气时代”的宣言横空出世时,缔造者张在东曾被人视为“疯子”、“骗子”。
 
十年后,他早已凭借北京锋尚和南京锋尚这两个注定要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史上成为经典的项目赢得江湖地位。再提起当年曾面对的质疑,他轻松的语调间却又夹杂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张在东:耐住寂寞的绿色先锋
 
环顾中国房地产行业,锋尚国际实在是一家非常另类的企业。在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这个时期,大多数企业都在攻城掠地,朝着“百亿”、“千亿”的目标加速冲刺,但锋尚却用了十年时间踏踏实实地只做了两个项目。作为董事长,张在东需要何等定力?
 
他并不讳言,自己曾不止一次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来自同行的敬意、来自业内的认同,这些因素让他一直“耐住寂寞”坚持到了今天。
 
直到今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张在东说,自己就像“久旱逢甘霖”,真的感觉绿色建筑发展的好时代到了。
 
在前两代产品之后,锋尚又会推出怎样超前的技术和项目?这已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涉及此,张在东就会神秘地说,还没到公布答案的时候。
 
无须怀疑的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绿色生态”、“健康品质”等这些不时从他口中蹦出的理念,一定会在第三代产品中得到彻底的实现。
 
“工程师的头脑、艺术家的心灵”
 
张在东是乔布斯的粉丝,这几乎已是业内皆知的事情,这大概是由于他iPhone从不离手、言必谈乔帮主的形象。“乔布斯是一个拥有‘工程师的头脑、艺术家的心灵’的人。”他说。而拿这句话来形容他,也显得十分贴切。
 
他是中国建筑行业中最早接近“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也因此靠创新本事起家。上世纪90年代,他曾经率先用电脑设计出中国最早的DOS版建筑效果图和CAD施工图纸。由于当时建设部正在为如何让设计院“甩掉图板”而犯愁,他的小公司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张民营的“甲级设计资质”,他本人也被破格任命为建设部勘测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并凭借领先的“画图手艺”一周赚上几十万元,数钱数到手软。
 
这让张在东决定不再受甲方开发商的气,要去建设自己理想中的房子。但别人搞房地产都是先拿地,他却先到处打听有没有房地产专业的研究生。在别人都在跟乡长喝酒圈地时,他却拎着大书包每天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系的教室,前后苦苦研读了29门课程。没过几年,他又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读起了博士研究生。当别人都在用资金的高杠杆拿地扩张时,他却执拗于绿色建筑,一心一意搞技术。
 
当然,在张在东眼里,光有技术还远远不够,必须跟艺术完美地结合。2001年,乔布斯远不像今天这般红遍中国,而张在东看起来已经像《乔布斯传》写的那样,执拗地追求细节的完美—由此看来,要说是张在东学乔布斯并不准确,只是英雄所见略同而已。
 
圈内流传最广的一个段子就是北京锋尚项目的卫生间整砖对缝的故事。据说,当年张在东在德国看到这样的施工技术就心驰神往了,请了两位老外工人到国内在工地上指导施工,并不惜让整个项目停工等待整砖对缝的实现。公司其他高层都不能理解,为了要求这一处细节而浪费时间,有必要吗?
 
回忆起张在东当年的举动时,锋尚国际副总裁陈亚君说,自己现在才逐渐领悟到他当年执着追求的深意。“从技术上来说,整砖对缝可以避免切割,不但减少浪费,还避免了扬尘,对保护环境有好处。从艺术上来说,它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真的很美,而人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也会不自觉地追求完美,会提高素养。”
 
潜心于绿色研发
 
为了追求那一处细节上的完美,北京锋尚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等待,2002年甫一推出,就聚焦了业内所有的眼球。
 
1,600多篇报道,建设部领导前来考察,张在东不断地接受采访—北京锋尚彻底火了。日后,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对北京锋尚诞生的意义有过这样的评价:“张在东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了建筑节能问题。”
 
事实上,当时国内尚未形成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理念,现在回想起来,让张在东引以为豪的一点是:“不夸张地说,北京锋尚在建筑节能上做到了第一。”
 
这对于他而言当然远远不够。于是,在北京锋尚推出四年后,他又用一个大手笔—2006年推出的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五个“零能耗”住宅项目南京锋尚再度引爆行业关注。2009年7月,南京锋尚国际公寓更以先进的节能环保创新技术而捧得“联合国人居奖最佳范例奖”。
 
如今距离南京锋尚推出已有差不多七年时间,张在东似乎稍显沉寂。他在研究什么,下一个项目会给业内带来怎样的惊喜?即使是王石和冯仑问起,他都是一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样子,不正经地回答:“在看《水浒传》呢。”
 
此际,在记者好一番追问下,他总算抖落出了一点儿底:“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也是不断地在琢磨绿色建筑这件事,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深入,得出了很多和主流的观点不太一样的结论。”
 
比如,对生态社区的营销,房地产广告往往冠以“低密度”、“低容积率”这样的字眼,但张在东说:“大错特错。恰恰相反,生态应该是高密度的,这不就是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要求中‘节地’的要素吗?”
 
还有,绿色建筑一定是增加成本的吗?张在东又说:“不,绿色建筑是可以省钱的。”至于如何省钱,他说,一是节材,去掉并非功能所需的装饰,“就像女人一样,不过度化妆就能省下不少钱”。二是着眼于结构上的设计,“偏心受力会让建筑扭曲,为了安全一定要加大材料量,那就不要玩偏心受力,老老实实地设计为轴心受力好了”。
 
据悉,他还在研究水,研究如何让小区里70%的水再生利用;研究垃圾,研究如何让95%的垃圾不出小区就能转化为资源;他还研究地板,研究铺什么样的地板对人的关节有好处,实现住宅的保健功能。
 
至于如何能实现这些目标,他还是那4个字:“无可奉告!”好吧,那就期待加等待吧,等待锋尚第三代产品正式推出的那一刻。
 
领先下一个十年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也是在那一届大会上,张在东宣称,中国的节能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
 
此后,他的眼光更不仅仅是瞄准房地产开发这点事情。此次采访中,在锋尚的会议室里,他庄重地给记者念了这样一段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21世纪的世界潮流就是绿色工业革命与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也正因如此,虽然锋尚远远称不上是一家大型企业,但张在东却为公司赋予了伟大的使命:“在人类拯救地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在中国城镇化的绿色发展中,担当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先锋。”
 
但是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依然因循着粗放发展的路径,因为项目开发而破坏环境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张在东不断呼吁:“过去我们总说要可持续发展,但是现在生态已经负债了,必须用绿色思维去发展经济,促使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当别的开发商都在拿地开发项目时,张在东为何会独具这一份心系天下的情怀和使命感?或许与《水浒传》给他的影响密不可分。他曾不止一次说过,锋尚的定位是“左手乔布斯,右手水浒传,眼睛瞄准生态绿色建筑”。“左手乔布斯”,非常好理解,他是技术出身,当然对不断创新有着天生的执着。但“右手水浒传”,却不免让人费解。
 
对此,他解释说,《水浒传》里面的“忠义”是他最为推崇的,“忠义”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同事、朋友的义气,“讲义气”就是“够意思”。“同事之间要够意思,朋友之间要够意思,对客户要够意思,对供应商合作伙伴也要够意思,对国家更要够意思,对地球同样也要如此。”
 
于是,锋尚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在上班时间可以随便看《乔布斯传》和《水浒传》电视剧的公司。张在东对员工最好的褒扬,就是称其为“忠义两全之人”。“忠义两全”,用以发展绿色建筑,自然就是不能只看重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短期利益,而应着眼于开发行为本身对地球所造成的影响,考虑到项目与环境的关系,考虑到我们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
 
“很多人是手里只有几百万元,就敢拿价值上亿元的土地。前十年囤地多的企业赌赢了,我们这种研究技术的赌输了,因为没下注。”虽然他承认房企在过去的十年里大量拿地的策略有其道理,但他对这样的开发策略仍不认同,“绿色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后十年锋尚一定会抓住绿色发展的潮流。”
 
在中城联盟成立10周年之际,应王石等人之邀,张在东给联盟内五六十位房地产企业的董事长普及了一番绿色建筑的知识。那一刻,他感到这是业内对自己过去十年来付出的最大认可。“下一个十年,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更实质的工作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锋尚一定还会领先于行业。”
 
“十年磨一剑”,“时势造英雄”,可是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命运总是会犒赏曾付出过艰辛的人,不是吗?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