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绿色
分享到
你的项目该选择哪种认证?“绿三星”还是“LEED”?
友绿• 01月04日   来源:UE   2506
在现实中,大家常常会被“到底项目该申请LEED认证还是绿色三星认证”的问题所困扰。本文小编就将对这两大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展开比较,希望帮助在这个问题上尚存疑惑的朋友们找到理想答案。

作为外来和本土的两种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以及我国本土的绿色三星认证之争由来已久。作为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绿色建筑认证,LEED有其先进性,但绿色三星认证作为我国政府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相较于前者更适应国情一些。在现实中,大家常常会被“到底项目该申请LEED认证还是绿色三星认证”的问题所困扰。下面的文章中,小编就将对这两大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展开比较~希望帮助在这个问题上尚存疑惑的朋友们找到理想答案~

出生不同?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认证体系(被建筑业内人士通俗称为“绿色三星认证”)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发布的一项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相关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Green Building,以下简称ESGB),于2006 年6月1日颁布实施,对所属地区的建筑的绿色评价参考。2014年4日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408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借鉴了LEED 认证标准的部分先进经验,与我国近些年来的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Environmental Design)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制定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于1988年建立并推行。国际上简称LEEDTM,是目前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评估标准。2003 年LEED进入中国建筑市场,2007年开展评估活动以来,已对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项目进行了评估,分别评出了铂金、金奖等级的绿色建筑。

评判指标不同?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采用了六项技术指标对绿色建筑进行考评,即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再2016版本的6项评估指标上增加了“施工管理”,以实现评估标准对建筑全生命期的覆盖。LEED评估体系采用六大技术指标:可持续的场地发展、能源效率、水资源效率、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创新设计。因地制宜为加分项。ESGB和LEED评价指标中,前五类指标内容基本接近,第六类不同。LEED 为创新与设计,我国绿标为运营管理。

      指标分项权重比例也不相同。ESGB中,节能与能源利用25%、室内环境质量20%、节材材料资源利用1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5%、节地与室外环境15%、运营管理10%。LEED中,则是能源与大气31.8%、可持续发展场地选址23.6%、室内环境品质13.6%、材料与资源12.7%、水源利用率9.1%、创新与设计5.5%。ESGB权重分配较为均等,而LEED在分配权重时,则对能源与大气、可持续场地选址方面较为侧重。

两者评价指标的技术侧重各不相同。ESGB中的指标侧重于措施和手段,而LEEDTM的评价标准更侧重于结果和量化指标。可以说LEED是“以结果为导向”,而对业主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这样的结果没有限制。而ESGB更符合中国的特点,通过对过程和措施的详细要求,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评分方式不同?

ESGB侧重于达到的考核项数目。评价体系设有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按照满足程度来评判其星级。以住宅建筑为例,一般情况,18项达标可获得一星级标识;27 项达标可获得二星级标识;35项达标可获得三星级标识。中国绿色认证不仅要求总的达标项目数量,还要求每个子项满足一定数量的考核项。也就是说不可以将六项中做的特别好的一部分拿来弥补另一部分的不足。以在中国建一个三星级认证的项目为例,该建筑在各个子系统中均要满足80%以上的选项。

LEED认证采用累计打分制,满分为110分,在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室内外环境及运营管理方面均有具体分值。评判时每个子系统有最低分数要求,在满足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只要总分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得到相对应的认证级、银级、金级或白金级的认证。例

如只要总分40分以上就可以得到认证级认证,50分以上为银级认证,60分以上为金级认证,80分以上为铂金级认证。

LEED对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措施会在分值上得到鼓励,以鼓励开发商参与评估。

申请对象的条件不同?

ESGB要求申请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方面,综合效果明显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物业管理等具有较高的水平。

LEED申请程序则明确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初期就要提出申请,并在全过程中进行跟踪和沟通了解,对建筑的全过程开展连续的跟踪和调整。

你的项目究竟该选择申请“绿三星”认证还是“LEED”认证?

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

一种较为中立的说法是取决于项目的用途。如果项目本身是业务面向国际的学校、工厂或办公建筑等,比较适合申请LEED认证,因为许多国家对合作伙伴有这方面的要求。如果主要业务是面向国内,例如住宅地产开发等,选择中国绿色建筑认证可以获得政府相关补贴。

根据国家2012年财政部发布的167号文,对于三星级建筑,给予每平方米80元的补贴;另外部分省市地方的财政还有对应的扶持奖励。

一种倾向于选择“绿三星的”说法是,绿色建筑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LEED国际化的评判标准是基于美国本土气候、地理、土地等条件,例如“当代MOMA于2005年获得LEED绿色社区卓越奖,在这个知名的“节能”建筑内,一套恒温恒湿系统24小时全年无休地运行着

,这正是该项目的重要节能标志。但是为了保证恒温恒湿,整个庞大建筑终年门窗紧闭,即使是在春秋两季气候宜人的时节。这并不符合中国老百姓开窗通风的居住习惯。”“美国每平方米住宅建筑能耗是中国的3倍,公建能耗更是中国的7、8倍。即便是符合美国的节能

标准,也与我国相去甚远。相比之下,绿标更适合中国国情。”另一方面,LEED认证花费巨大。“虽然认证费用并不多,但由于其认证过程相当繁复,许多企业不得不聘请专业顾问机构或AP,整体算下来,一个项目认证花费上百万人民币并不稀奇。而与着眼于美国5%先

锋绿色建筑的LEED不同,绿标致力于绿色建筑的普及应用。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激发企业积极性,一星标准的话,只要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注重合理性,便可达到。”

湖北•武汉市民之家
      [认证等级]
      绿色建筑三星级★★★

浙江·杭州低碳科技馆
      [认证等级]
      绿色建筑三星级★★★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认证等级]
      绿色建筑三星级★★★

一种倾向于选择LEED的说法是,目前中国大陆99%的高品质绿色建筑都是由美国LEED进行认证的,LEED的影响力涵盖了国内众多知名建筑与知名房企,也是目前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评估标准。根据美国绿建筑协会统计,LEED认证的建筑物绿建筑初期投资成本平均可在3年内回收,可平均降低建筑物营运费用8%~9% ,使建筑物价值平均增加7.5% ,提高建筑物平均节能24%~50%,有助于创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生产力平均提升2%~16%。获得LEED认证可以提升业主企业形象,增加与国际大公司合作之机会,并且,LEED认证具有自我营销的效果,可降低公司营销费用。

天津恒隆广场 Gold Riverside 66
       [认证等级]
       LEEDGOLD

国贸大厦三期主楼
      [认证等级]
      LEEDGOLD

深圳万科中心
      [认证等级]
      LEEDPLATINUM

除了“二选一”的选项,国内还有一些项目采取“双轨”认证的策略,同时申报LEED和“绿三星”认证。例如上海世博会建筑世博中心,既获得LEED金级认证,同时获得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三星级(最高级)认证。

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
      [认证等级]
      绿色建筑三星级★★★
      LEED GOLD

上海•卢湾区绿地CBD总部大楼
      [认证等级]
      绿色建筑三星级★★★
      LEED GOLD

想了解更多LEED和中国绿色建筑认证吗?请输入GD8,GD9,GD10查看【Green Day】往期精彩节目。

本文由多方资料搜集整理而成,不代表任何有倾向性的观点,内容仅作为读者自行判断的参考。

参考文献

李涛,刘从红;LEED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构体系对比研究,《建筑学报》2011,(3)
      万一梦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LEED比较分析,《建筑科学》2009,25(8)
      杨红等;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能源策略比较——以万科中心为例,《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2)
      绿标之辨;中国建设报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0-11/17/content_13480.htm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识别二维码下载

“友绿”APP

研报、课程、资讯一手掌握

欢迎订阅“友绿网”公众号

iGreen114

友绿原创资讯,欢迎分享投稿

相关阅读